我非常有幸能与今年Collegium参与者SJ进行这次谈话,她向我讲述了自己参与项目的体验,观看影片的感受,以及对默片节上线流媒体的看法。将这次谈话记录在此,希望它成为一封吸引更多年轻人踏上默片之旅,前往波代诺内的邀请函。
对话波代诺内无声电影节Collegium参与者SJ

celebrate cinema in all forms
我非常有幸能与今年Collegium参与者SJ进行这次谈话,她向我讲述了自己参与项目的体验,观看影片的感受,以及对默片节上线流媒体的看法。将这次谈话记录在此,希望它成为一封吸引更多年轻人踏上默片之旅,前往波代诺内的邀请函。
与波代诺内无声电影节艺术总监深入探讨一届在线默片影展是如何在疫情期间诞生并取得成功的。
默片配乐师系列访谈#3,笃信直觉,充满热情而又充分尊重影片,来自荷兰的女性作曲家Maud Nelissen的细腻配乐曾经在不止一个场合感动过我。
默片配乐师系列访谈#2,来自蒙特利尔的交响配乐作曲。
默片配乐师系列访谈#1,最优雅的one-man band。
徐浩峰说,不管拍电影还是写小说,他都非常看重叙事的艺术,对他而言最有价值,也最令他产生创作冲动的,是民族与民族人际关系和行为方式的碰撞和区别。他拍武行,因他看到的中国是仪式化和平民贵族化的,点到为止,讲究规矩方圆,一切皆在分寸之间。
“灾祸的发生、人们的生与死、迁徙与转变,都是出现在岁月推进的严谨结构中一个个不确定因素。事件的反复无常让回环逻辑成为可能,它们在时间长河之中彼此呼应,以此为出发点构建文本,便能够从中提炼出诗意。”
她在古早素材中寻找着刻有记忆印痕的影像与图案,以虔诚耐心的刀剪与时光的针脚将其一一拆解、缝合、再造。来自废墟的超现实主义幽魂满载死亡气息的暗喻,在每秒8帧的古旧画面中舞蹈,庆祝着逝去年代的复兴。
“《蜻蜓之眼》(Dragonfly Eyes)故事中古典的、脆弱的人类情感,是所有人在无论哪个时代都会拥有的,它非常私密。我们生活在一个无法判断、无法把握、危机四伏的社会现场中,我想借由这部电影表述的,正是由此产生的强烈紧张感和无从把握感。”